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8日在北京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10月,习主席和佩泽希齐扬总统成功会晤,为深化中伊关系提供战略指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结束访问斯里兰卡新华社科伦坡12月28日电(刘志磊 高庶民)当地时间28日10时许,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驶离科伦坡港,圆满结束对斯里兰卡的访问,标志着“和谐使命-2024”任务访问和医疗服务工作全部完成。 在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中,“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斯累计诊疗4700余人次,开展辅助检查检验2247人次,实施手术51例,获得斯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王毅:国际社会在中东问题上应秉持“四个尊重”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12月2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会谈时,就中东局势表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不是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也不应成为域外国家地缘争夺的受害者。中东由乱向治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止暴、缓解人道危机,坚持政治解决、恢复对话谈判。
2024年 多姿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在世界各地开展 中国传统文化 在交流交往交融中 为海外民众带来美的共鸣 在国际舞台上刮起一阵“中国风” 2月7日,小朋友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行的“龙腾鼓跃闹新春”活动上与舞狮表演队互动。 2月3日,一名女子在巴西累西腓举行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上展示自己书写的扇面。
以媒:以色列首次使用“萨德”拦截导弹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8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网站28日报道,以色列27日使用“萨德”反导系统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这是今年10月美国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到以色列后该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跨年特稿丨“中东之问”亟待世界共答新华社开罗12月28日电 跨年特稿|“中东之问”亟待世界共答 新华社记者毛磊 2024年,中东局势动荡的深度、烈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多年罕有。开云网页版入口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外溢效应向黎巴嫩、叙利亚、也门、伊朗等地蔓延;军事冲突多点共振,战争手段花样翻新;人间悲剧在加沙等地一遍又一遍上演,再次把“中东向何处去”的“中东之问”急迫地摆到世界面前。
综述丨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新华社开罗12月27日电 综述|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 新华社记者姚兵 董修竹 张健 从沙漠中的“非洲第一高楼”,到红海之滨的经贸合作区;从540余口在沙漠里钻出的水井,到持续升温的“中文热”……过去一年,中埃协力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埃及“2030愿景”建设进一步对接,双方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埃及首都开罗以东50公里处的大漠之中,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爆发激烈冲突致多人死亡新华社喀布尔12月28日电 据阿富汗媒体报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部队28日在阿富汗霍斯特省和帕克提卡省边境口岸发生激烈冲突,已造成19名巴基斯坦士兵和3名阿富汗人死亡。
人民网内罗毕12月28日电 (记者黄炜鑫)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消息:2024年12月27日是世界第5个防范流行病国际日。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和援坦桑尼亚医疗队27日在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联合开展防范流行病国际日健康教育暨义诊活动。
人民网开罗12月27日电 (记者沈小晓)当地时间12月25日,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举办“喜迎新春”暨孔子课堂成立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当地市民体验了包饺子、剪纸、书法、国画、汉服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加沙地带北部最后一个主要医疗设施关闭新华社加沙12月27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当天在加沙地带北部卡迈勒·阿德万医院附近开展军事行动,导致该医院被迫关闭。该医院是加沙地带北部最后一个主要医疗设施。
年终报道丨“中文热”推动2024年中阿人文交流跑出加速度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题:“中文热”推动2024年中阿人文交流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记者李腾 2024年的苏丹,武装冲突依然不止,但弥漫的硝烟没能阻挡年轻人学习中文的热情。 在首都喀土穆以北约460公里的阿特巴拉市,一群苏丹中文教师自发成立了汉语培训中心。
人民网内罗毕12月28日电 (记者黄炜鑫)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消息:2024年12月27日是世界第5个防范流行病国际日。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和援坦桑尼亚医疗队27日在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联合开展防范流行病国际日健康教育暨义诊活动。
人民网开罗12月27日电 (记者沈小晓)当地时间12月25日,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举办“喜迎新春”暨孔子课堂成立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当地市民体验了包饺子、剪纸、书法、国画、汉服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庆祝成立十周年人民网河内12月26日电 (记者杨晔)当地时间12月26日,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活动庆祝成立十周年。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参赞郑大伟,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河内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理事长阮氏菊芳,河内大学副校长阮进勇和驻越中企以及河内大学孔院全体教职人员等各界代表应邀出席活动。
中企在塞尔维亚举办“温暖童心,点亮希望”公益活动人民网罗马12月28日电(记者谢亚宏)中国电建塞尔维亚乌日策绕城公路项目部主办的“温暖童心,点亮希望”公益活动27日在塞尔维亚乌日策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当地红十字协会、妇女组织及乌日策市政府联合参与,旨在为乌日策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新春节日礼物与温暖关怀。
人民网罗马12月27日电 (记者谢亚宏)贝尔格莱德消息:12月24日,由中国交建承建、中国路桥总承包实施、中交二公局参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项目普瑞利纳—波热加段穆尼诺波勒多隧道实现双洞贯通。至此,项目承建的塞尔维亚第一长、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全部贯通,标志着E763高速公路项目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人民网迪拜12月27日电 (记者管克江)近日,位于沙特西南部沙漠腹地的“沙漠岩石”酒店开始对外营业。作为红海旅游项目的一环,该酒店挖山而建,从远处看与巨型岩石群浑然一体。
韩国国务总理:将积极研讨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试点项目人民网首尔12月26日电 (李帆)当地时间12月26日,代行韩国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在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宣布,韩国政府正积极研究通过免签试点政策吸引更多中国团体游客赴韩旅游,并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集中执行全年旅游预算的70%。此举旨在应对当前政治局势可能对赴韩旅游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加快推动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
人民网首尔12月27日电 (记者莽九晨)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戴兵抵达首尔履新。 戴兵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并接受媒体采访。
人民网迪拜12月27日电 (记者管克江)蓝色经济是指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计和就业,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经济活动。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被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阿拉伯湾和红海等环绕,处在东西方海上航运的战略要冲。
泰国推出五大新举措保障游客及泰国民众安全出行人民网曼谷12月27日电 (记者简承渊)12月26日,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泰国国家警察总署署长吉迪拉在“2025年新年献礼”活动上共同宣布2025年国家警察总署五大新举措切实保障游客及泰国民众安全出行。 据介绍,2025年泰国国家警察总署五大举措重点: 一是推出“Cyber Check(网络安全审查)应用软件”,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人民网阿尔及尔12月26日电 (记者郝瑞敏)当地时间12月25日,中国石化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正式发布《中国石化服务“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石化在阿尔及利亚》(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企业在阿尔及利亚发布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了中国石化在当地履行经济责任、安全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致力于推进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新阿尔及利亚”愿景有机对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情况。
伊拉克举办科学旅游会议人民网迪拜12月26日电 (记者管克江)巴格达消息:伊拉克科学旅游会议近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由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举办。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国际政要与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何以实现现代化?“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网推出“读懂中国”节目,通过中外学者的深入对话,解读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众行致远 国际观察: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万众瞩目中已落下帷幕。在多方努力下,峰会克服种种分歧,形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G20汇聚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各方在今年的G20峰会上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凸显多了多边合作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众行致远 巴西青年任途:希望巴中在G20框架内加强合作 推动建立全球治理新格局人民网里约11月19日电(记者张荣、鲁扬)在中国武汉从事国际教育工作的巴西青年雷纳托(中文名任途)近日返回巴西,参加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二十国集团社会峰会(简称G20社会峰会)。与G20峰会不同的是,G20社会峰会的参与者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目的是为了聆听来自民间的声音、拉近民众与领导人的距离,推动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影响全球经济和治理的决策制定过程。
第六次到访中国,这位女总理此行“不一般”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发布消息称,萨摩亚总理菲娅梅将于20日—2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提起萨摩亚,你会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是《速度与激情8》巨石强森的老家?还是苏格兰著名作家史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 被誉为“南太明珠”的萨摩亚是世界上最早见到清晨第一缕朝阳的国家,是南太平洋地区最早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地方,也成为了太平洋岛国地区最早独立的国家,这些都突出一个“早”字。
“开港!”当地时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下达指令,钱凯港顺利开港。“从钱凯到上海”,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将从愿景变为现实,联结中国与秘鲁这对跨越大洋的亲密“邻居”。
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2024年是“全球南方”合作的丰收年。作为“全球南方”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发展振兴。
哈桑·达贾。作者供图 当前,全球局势动荡不宁,人类处在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不安全感之中。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前外长杜克兰。 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中国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下简称特多)建交50周年。
2014年7月17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巴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的全新篇章。10年来,中拉各领域友好合作蓬勃发展,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与巴西:天涯咫尺 命运与共巴西离中国有多远?中国与巴西的直线公里。 巴西离中国有多近?经过约30个小时的飞行,我到达巴西,去寻找物理距离之外的答案。
标准银行集团企业与商业银行贸易董事总经理菲利普·迈博格。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们第7次参加进博会。
肯尼亚纳库鲁郡,当地农民乔纳·卡兰贾家的温室大棚里,番茄长势喜人。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摄 “这是我第一次种植采用中国嫁接技术的番茄,没想到产量这么高!”在肯尼亚奈瓦沙湖畔、隆戈诺特休眠火山脚下的一处农场温室大棚里,乔纳·卡兰贾正和家人一起忙着收获番茄,脸上挂满了笑容。
乌干达布伊奎供水项目建设完成。中铁十局非洲公司供图 位于乌干达中部地区的布伊奎镇,临近维多利亚湖,但当地居民获取日常饮用水却极为困难,每次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步行到几公里外的非洲第一大湖取水。
中柬移动支付合作推动柬埔寨经济数字化转型近年来,东盟各国将货币合作重心转到清算领域,开云网页版入口尤其是数字移动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成为东盟各国经贸旅游交往的助推器,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去年年底,柬埔寨Bakong支付系统与银联国际二维码支付网络互联互通正式启动,为中柬两国人员交流和资金往来提供便利,进一步助力柬埔寨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中秋月正圆 全球诗意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一首诗词,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墨客对月抒怀,所留名句不胜枚举,让中秋节成为极具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节日。近日,全球多国举办诗歌主题庆祝活动,以诗为媒、共话中秋。
非洲媒体:非中合作新举措将推动非中携手迈向现代化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国举行。国家主席习宣布将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引起非洲媒体热烈反响。
非洲媒体热议中非合作论坛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4日至6日举行。中非领导人再次相聚北京,双方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大批游客和运动员、媒体记者、网红博主、影视明星齐聚巴黎。赛场外,坐落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功夫刀削面”餐厅,因为做法与口感正宗地道,小小的店面门庭若市,甚至吸引了影视与体育明星的光临打卡,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了中餐在法国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开门迎宾。“中国之家”供图 在巴黎商业核心区第八区,坐落着一座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公馆。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经济重大决策为世界带来更多分享中国机遇红利中国日报网12月2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科威特外交大臣:完全支持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新华社科威特城12月18日电(记者尹炣)科威特外交大臣阿卜杜拉·叶海亚18日高度评价科中两国关系,并对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表示支持和赞赏。 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新馆启用仪式当天在科威特哈瓦利省举行。
外国智库专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方向 中国经济能够抵御外部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12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中国有能力抵御关税战等外部冲击。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海外人士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海外人士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势头 新华社记者杜静 2024年收官在即。这一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受到阻碍和挑战,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
经合组织官员说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新华社巴黎12月17日电(记者李文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从中期来看,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 莫尔纳说,2024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5.3%和5%,前三季度增长4.8%,快于经合组织经济体以及二十国集团平均水平。
埃及专家:应对重重挑战 “全球南方”需要中国贡献埃及工业与外贸部首席经济学家希沙姆·阿布·巴克尔·梅特沃利12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4年,全球面临着经济、安全、气候变化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重大挑战,“全球南方”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受到影响。有鉴于此,这些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合作,并在中国的引领下构建更加稳定、公正的世界,从而谋得更多福祉。
新华社内罗毕12月15日电(记者许嘉桐代贺)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为肯尼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穆内内说,肯尼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之一,从中受益匪浅。
“这是一段精彩的医药创新与合作旅程”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龚鸣)12月2日,国际知名药企法国赛诺菲集团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北京亦庄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这将是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创造了该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欧洲行业专家撰文称中国电动车正在引领行业发展人民网罗马12月10日电 (记者郑彬)近日,欧洲知名数字清洁技术领域专家、欧洲创新理事会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艾薇娅·玛瑞安妮在欧洲主流媒体意大利Adnkronos通讯社撰文表示,中国电动车正在引领行业发展,中欧在相关领域具有合作潜力。 2024年以来,欧洲汽车消费市场表现未及预期。
新西兰两位前总理:良好的新中关系非常重要新华社新西兰奥克兰12月8日电(记者龙雷 陈正安)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和克里斯·希普金斯日前在新西兰中国商会“愿景2025”论坛活动上表示,良好的新中关系对新西兰十分重要。 约翰·基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的这一活动上致辞表示,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主要的游客、留学生和投资来源。
这是12月12日在意大利都灵市拍摄的林戈托大楼楼顶空中花园“跑道500”的观景平台。 在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都灵坐落着一座著名建筑——林戈托,这里曾是菲亚特汽车的生产基地,也是百年前欧洲最大的汽车工厂。
12月3日,行驶在阿尔布拉-贝尔尼纳铁路上的列车经过布鲁西奥螺旋形高架桥。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12月3日,列车行驶在阿尔布拉-贝尔尼纳铁路上。
这是12月18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拍摄的一架客机。 当日,一架客机从位于叙利亚首都的大马士革机场起飞,飞往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标志着这座机场在经历本月初叙利亚局势剧变后开始恢复运转。
12月15日,俄罗斯儿童在圣彼得堡举办的主题展览开幕活动上表演。 当日,“俄罗斯与中国马戏团之间的互动:悠久的历史”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戏艺术博物馆举办,马戏团学生表演、中国书法和剪纸体验等活动让俄罗斯民众得以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
2024年“丝路光明慈爱行”活动14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城市巴克塔普尔启动,70名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将从中受益。
法国7日和8日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举行仪式,庆祝2019年失火的巴黎圣母院经过5年修复后重新开放。
格鲁吉亚中央选举委员会14日宣布,由执政的格鲁吉亚梦想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米哈伊尔·卡韦拉什维利当天当选格新总统。
欧洲中央银行12日宣布,下调欧元区关键利率。这是欧洲央行今年第四次降息。
坦赞铁路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仪式10日在赞比亚卢萨卡省琼圭地区举行。中赞两国有关部门、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和华侨华人代表等出席活动。
据叙利亚媒体10日报道,以·巴希尔为看守总理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当日正式接管权力,期限暂定至2025年3月1日。 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毗邻叙利亚的奇尔韦格聚过境口岸9日起重新开放,众多土境内叙利亚难民通过该口岸返回家园。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埃及卫生部10日发表声明说,首都开罗瓦伊利区一栋住宅楼当天发生倒塌,造成至少8人死亡、3人受伤。开云网页版入口 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